從小學、中學、大學、到每一個聚會場合,講過無數次的自我介紹,到創業之後,才真正開始重視自我介紹的內容該如何說才能讓大家在第一時間就記住你。
不同的場合,要準備不同的自我介紹,為了吸引在場人士的注意,必定要迎合在場人士的需求來做介紹。而現在自媒體普及,隨時可以上傳影片到 youtube ,臉書,放在自己的部落格,這個自我介紹的影片可能會曝光個上千上萬次, 不可不慎!
幸好手機錄影剪接都很方便,要錄個自我介紹的內容相當簡單,但是…
你有做這件事? 沒有,又不是要當網紅!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大可不必! 因為想當網紅必需經歷千辛萬苦,絕不是靠一個自我介紹影片就能當的,想太多了~
自我介紹的目的,是讓自己建立個人品牌形象的第一步驟,也是讓客戶自動找你的方法。
但是如何撰寫內容、調整口條、要不要背稿? 如何剪接? 怎麼看鏡頭? 眼睛要不要看稿? 都困擾了許多人,導致目前真正能錄好一個自我介紹影片的人仍然少之又少
坊間有很多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好講師的課程,為什麼很多人希望成為一個好講師呢?
因為能站上台拿著麥克風一人對著眾人侃侃而談的人,你就比一般人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許多人可以和客戶一對一的溝通,但是卻不敢站到台上去一對多的公眾演說,主要是因為缺乏練習,可是每天都在和人說話,為什麼上台還要練習呢?
想一想,你在和朋友或客戶談話的時候,通常都是一來一往的互動對吧? 如果你想像一下,當你在和對方談話的時候,對方卻一直盯著你看,完全不和你互動的時候,你還講的下去嗎? 就有點難度了吧!
這就對了,當你站在台上演講的時候,你就必需承受這種對方不和你互動的壓力,而且你還必需一直講下去! 這就是站上台之後,沒有充份準備下會讓許多人恐懼的真正原因,因為講不下去的時候會讓你超…尷…尬…
救星來了~ 我的主題是: 打造自媒體個人品牌! 而不是要你站在台上面對眾人! 而且你的影響力比一般講師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why ?
我的 youtube影片點擊率有16萬之多,雖然輸給很多網紅,但勝過許多知名講師…
2016直播元年開啟了直播大戰,也開啟了 youtuber 的創業熱潮,以前有能力拿麥克風站上台的人就算想表現也很難找到機會,因為實體聚眾的場合必需讓一群人同時有時間、也有意願聚集在同一個地方,時間與人力成本太高。
現在只要有手機就能直播、上傳影片,到處都有機會吸引到觀眾來看你 ,這時候敢不敢秀已經不是重點,有沒有實力才是展現個人品牌威力的關鍵因素。
幸運的是,自媒體個人品牌的演講功力就算不如現場演講的實力派講師,也可以利用科技工具來彌補,甚至靠影片特效來強化自己的弱點! 透過適當的剪輯再搭配字幕之後,就了有電視節目的效果,最可怕的是未來在 youtube 頻道的長尾效益! 隨著影片點擊率的增加,你的知名度將會勝過一個現場演講功力高超的資深講師,這就是自媒體的魅力!
所有的品牌塑造,都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 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一樣。 個人品牌的故事很好寫,目的也很簡單,只要把你在做的事說出來,把你想傳遞的理念講清楚,最後把你為什麼要做的理由說明白!
個人故事不用管好或不好,也不用要求一定得感動別人,因為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可以獲得共鳴的人與支持者。有人曾經跟我說「可是我沒有負債百萬千萬的悲慘經歷,也沒有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我的故事一點都不吸引人…我寫不出好的故事…」
靠杯哦… 是誰說你的故事一定要這麼悲慘? 又不是要叫你拍電影!! 你的故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一段能得到共鳴的自我介紹而已,簡單來說「我是個在台北萬華出生長大的小孩,華西街、西門町、青年公園…就是我兒時的記憶」,光是這一段話,就能喚起一大部份的人曾經到過這些地方的記憶,這就是引發共鳴了!
一旦有了共鳴,就容易讓人把文章往下讀! 看看你到底想說些什麼,看看你到底是誰,引發別人想認識你,你的自我介紹就成功了一大半!
為什麼自我介紹這麼重要? 因為你賣的東西別人也在賣啊! 你想做出差異化何等困難,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賣同一種商品,公司的形像再好對你也沒有加分效果,因為人家要不要跟你買,要不要跟著你幹,完全在於你這個人有什麼值得他跟隨的特色…
前兩天,我花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後製了一支影片,請一個16歲的青少年,錄了一段三分鐘的自我介紹,來說明就算你沒有坎坷的人生經歷,你也能寫出一段另人有共鳴的自我介紹。在未來的「打造自媒體個人品牌」課程中,你也可以和這位16歲的青少年一樣,很自然的自拍一段屬於自己的自我介紹影片…(哈,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