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廣播節目於 2015年1月27日播出
因為在 Facebook 和知名作家吳若權成了朋友,也互相切磋了如何去活用 Facebook 的功能,於是有了這一次的機會,成為中廣流行網「媒事來哈啦」節目的來賓。 去廣播節目分享的是我自己在2003年開始創業的經過及心路歷程,如何利用當時僅存的5萬元存款,並利用網路科技及網頁設計的技巧,行銷自己,達成 SOHO 族的生活,並成立公司的經過。 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自從創業以來,網路真的讓我與這個世界發生了許多巧妙的關係。資訊科技雖然都是一堆冰冷的工具和技術,但是這些數位化工具,卻能讓我們串起許多的友誼,並維繫彼此的感情。 也許有些人認為傳統的人際交流才是維繫人際關係的根本,但是我個人覺得,資訊科技的應用只是在傳統人際關係中發展出來的額外工具,如果用的好,可以倍增個人的人脈,在時間短少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彼此間的互動。尤其文字的傳達比起面對面的交談多了一種感性與神祕的成分,這也是網路讓我達成創業至今的主要原因。 2011 / 1 /11 中廣電台受訪內容聲音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SMfip5D9N4
專訪內容請按此收聽
~~~~~~~~~~~~~~~~~~~~~~~~ 受訪內容 ~~~~~~~~~~~~~~~~~~~~~~~~~~~~~~ 創業的過程:
結婚之後,不僅是丈夫的角色,也開始身為人父,面對經濟的壓力,讓自己想要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方式,增加收入,
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做過了賣車的業務員,也做過工廠的技術員,和貿易公司的網路工程師,會發現,
與其找工作,不如自己找客戶,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成交一件案子可以賺兩萬,那兩件案子就有四萬元,
我只要努力達成兩件案子,我就可以比上班擁有更多收入和更多時間。
但是要找客戶是一種挑戰,自己沒有人脈,又很討厭電話開發或是陌生拜訪,
一方面覺得效率太差,一方面自己個性內向,並不是很會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
於是在2003年就開始架設網站,把自己有興趣的產品放在網站上,努力做好商品的說明,
盡可能詳細介紹商品的特色,並且開始在各相關的網站討論區曝光,漸漸的就有客戶主動來電詢價了。
當初進入保險公司的一小段時間又離職的原因:
進入保險公司,是因為岳母當時患了老人失智症,
看著太太每天懷著身孕(第二胎),又帶著大兒子進出醫院,
騎著機車,東奔西跑,我自己頓時感覺工作上少了一個幫手,
太太因為過度勞累,後來小產,
讓我對於生命的體悟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價值觀,
於是投入人壽保險的工作,一方面希望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不需幫手
一方面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收入,
這是一份很令人感動的事業,
每一個案例背後都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正好當時參加了一場演講,主題是「通往成功的三張入場卷~勇氣,堅持,人緣」
席間邀請的來賓就是吳若權先生與游文伶小姐,於是在那一場演講之後,就進入了與
游文伶小姐同一家壽險公司,面試了五次之後才進入就職。
離職的原因,歸究於自己本身的性向,
僅管自己是感性多於理性的人,但保險工作畢竟都有業績壓力,
自己本身主動出擊的能力不足,又常常開不了口,
相較於自己熟悉的資訊產業,保險業的相關知識對我來說變得很難理解與記憶
整天陷於痛苦中,於是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資訊業。
如何在網路上行銷自己,推展業務,接到訂單的?
在網路上行銷,和業務工作最大的不同,在於客戶來源的方式
業務工作必需多主動去認識新朋友,或要求舊朋友轉介紹,再慢慢探求自己要銷售的產品是否符合朋友的需求,
而網路上的行銷是經由網路的曝光而吸引對該主題有興趣的客戶,客戶的來源與需求較為精準有效率,
最主要是適合我這種不善於與陌生人東拉西扯的個性。
網路行銷的管道很多,例如以前沒有facebook的時代,
1.有很多相關主題的討論區可以去參與討論,
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去幫別人解答問題,和社群會員互動,
並導引到自己的官方網站讓別人了解自己販售的產品。
2.(理性面) 網站的內容要充實,詳細,因為上網的人,也有很多人不好意思主動打電話來詢問,所以網站的資訊就相對重要。
能用圖文甚至影片來解說產品是最好的! 讓評估者也能列印相關資料成為書面報告給老闆或相關主管做評估。
3.(感性面) 部落格開啟了官方網站沒有的特色,更人性化的與客戶接觸,讓客戶變朋友。
詳盡的自我介紹,在部落格完整呈現個人特質,專長,與服務範圍,打造個人品牌。
所有的網友都是人,大家比較願意與人對話,部落格有別於官網,是很有人味的網站。
4.電子郵件,定期傳送與分享個人的生活心得,工作心得,專業分享,
可以將blog文章做成電子報發送,經營自己的朋友圈,讓朋友了解你的行業與專長。
5.facebook興起,讓社群的連結更快速又有活力,展現個人特色更加快速,形成一個跨國性的大型討論區。
FB的特色,可以用個人帳號結交朋友,展現個人特質。也可以成立粉絲專頁,發表專業性文章,做為商業用途。
結交優質朋友的技巧:
先充實自己的文章內容,並用心發掘對方的特色,再給予讚美,讓對方連到自己的網站了解自己後,才容易結交為朋友。
物以類聚,結交朋友,可以先搜尋相關的粉絲團或某個名人,再將他的朋友加為自己的朋友,過濾自己想交的朋友類型。
6.噗浪工具,也是短文字的社群經營,朋友的粘著度強,互動快速,回饋即時,可以做為商品的測試區,觀察噗友的反應,就能做為市調的基準。
~~~~~~~~~~~~~~~~~~~~~~~~~~~~~~~~~~~~~~~~~~~~~~~~~~~~~~~~~~~~~~~
所有的網路工具,都只是將傳統的人際關係搬到網路上來,
真實世界的業務員要比的是口才和臨場反應,
網路世界的行銷方式,要比的可能是文案的撰寫和文筆的流暢度,
文章的內容是否容易被廣為流傳與轉寄分享,是網路行銷的重點。
文章內容要把握三個重點,這樣會比較容易創造被分享的價值:
1.有趣嗎?
2.有用嗎?
3.有感動嗎?
所有的網路平台,要從事商業行為,達到成交的效果,最後一步就是留下網友的資料~填寫客戶資料表。
客戶資料表一定有網友的:
1.手機號碼
2.電子郵件
如果願意留下噗浪和FB的email帳號更好。可保持日後的追縱與關係的維護。
而創業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為何?
剛開始,還在上班的時候,就開始研究與測試自己想要銷售的產品,然後開始製作自己的網站,
當時已經準備離職了,於是從公司的舊客戶裏,接了兩個網頁設計的案子,
盤算一下,存款只有五萬元,加上兩個網頁計的案子,生活上的開銷只能再撐兩個月,心裏的壓力與徬徨,
讓自己每天都睡不好覺,只好更用心的把網站完成,然後正式離職,邁入soho的生活。
一開始前幾年,只要一想到新的 IDEA,就會興奮到睡不著,即使在半夜睡覺的時候,也會爬起來把新的想法寫下來!
最後直接放一本小筆記本在床頭,只要一想到就記下來,然後繼續睡!
由於每個月已經沒有固定薪水,一旦沒有案子就會很緊張,但是能做的也只有努力的寫文案,努力的發表在各個相關的討論區。
盡量曝光自己的網頁內容。
創業前有哪些準備 (資金上、心理上)
自己的存款只有五萬元,所以只能先從網頁設計這種純手工的案子開始做,然後再開始進貨,販售技術性較高的資訊設備,利潤較高。
心理只想著…我再也不要去上班,我一定要自己找客戶。
家人是否從一開始就很支持呢?
剛開始父母親並不知情,也不了解我到底在做什麼,只有太太了解我的工作內容,而且當時太太還有工作,
雖然薪水不高,但是太太還有一些存款,所以很體貼的讓我自己發展自己的事業。
而收聽若權大哥的節目有給你帶來哪些意義嗎?
若權大哥的節目,也是因為當時成為soho之後,必需自己一個人去客戶那裏簡報或安裝機器時,轉開收音機不經意聽到的,
因為聽到若權大哥曾經也在資訊公司工作,所以很好奇這樣的人怎麼會進廣播公司,而且口才又那麼好,
節目的內容也感覺很優質,很正面,很樂觀,剛好我當時的心情是處在壓力與徬徨的時候,聽到這樣的節目
,讓自己加強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
~~~~~~~~~~~~~~~~~~~~~~~~~~~~~~~~~~~~~~~~~~~~~~~~~~~~~~~~
平心而論,我不認為自己在創業的路上有多努力,至少和許多創業家比起來,我的努力不及他們的十分之一,
我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
我只是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生活,
讓自己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生活,可以常常讓自己的孩子看到爸爸。
所以我很樂於當一個奶爸。
我希望所有和我一樣對網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發揮自己的長才,利用網路的工具,展現自己的才華。
若您想私下留言給我,請在下面的欄位裏填寫您的聯絡方式,留言內容會轉寄到我的Email信箱,謝謝您!